在德國薩克森州的百年鑄造廠里,大連譽洋的智能打磨機器人正精準游走于復雜鑄件曲面之間(譽洋智造突破工業強國門檻:中國智能設備獲德國百年鑄造廠認可);哈薩克斯坦 KAMLIT 汽車零部件基地的生產線上,它與國際設備協同運轉毫無違和;日本企業的東南亞制造車間里,它的穩定表現贏得了技術專家的由衷贊嘆。這些跨越國界的應用場景,正是譽洋工業智能打磨機器人實力的最佳注腳。
作為國家級 "小巨人" 企業,譽洋在智能打磨領域深耕十余年的底氣,源于對核心技術的極致追求。早年間,國內高端鑄件打磨設備幾乎被歐美品牌壟斷,企業要么承受高昂的進口成本,要么在人工打磨的低效與粗糙中掙扎。譽洋研發團隊帶著 "打破壁壘" 的韌勁,從材質適配到精度控制逐一攻克難題,最終構建起完全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。如今,百余項知識產權和兩項由其牽頭制定的國家行業標準,早已為這份實力寫下權威注腳。
走進譽洋的設備展廳,GS系列智能打磨切割中心的演示總能吸引駐足。針對鑄鋁件黏刀、變形量大的行業痛點,它搭載的金剛石磨輪與自主研發的 KINEYE 3D 機器視覺系統默契配合,能實現 ±0.1 毫米的加工精度,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 1/50。在某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車間里,這樣一臺設備頂替了 6 名熟練工人,不僅效率提升 5 倍以上,廢品率還硬生生降低了 90%。而另一款 GS系列智能打磨機,則用雙工位轉臺設計和激光檢測系統,解決了鑄鐵件毛刺清理的難題,98% 的粉塵回收率讓曾經粉塵彌漫的車間變得清亮起來。
真正的實力從來不是單點突破,而是系統能力的全面領先。譽洋國內首創的雙機器人協同系統,在柴油機缸體打磨中展現出驚人的穩定性,無故障運行時間輕松突破 10,000 小時。這背后是實時力控技術的精準支撐,能讓機器人像經驗豐富的老工匠一樣,根據曲面變化靈活調整力度,確保每一個工件的加工一致性。更值得稱道的是 KINFMS 柔性管理系統,它像一根智能紐帶,將設備數據與生產流程徹底貫通,頭部企業借助這套系統,生產效率足足提升了 30%。
在國際舞臺上,譽洋的智能打磨機器人更是用實力打破了 "中國制造 = 性價比" 的刻板印象。在德國百年鑄造廠的全球招標中,譽洋歷經 18 個月比拼,擊敗 11 家國際頂尖對手成功入選。即便德國本土品牌報價低 15%,譽洋設備仍以單位能耗降低 30%、全壽命周期延長 40% 的綜合優勢勝出。哈薩克斯坦 20 億元的 KAMLIT 項目中,它作為唯一入選的中國設備供應商,將清理效率提升 40%,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如今,這些 "大連造" 的智能機器人已遠銷 40 余國,從西班牙發動機廠商的核心生產線到印度的缸體加工車間,都能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。
技術之外,譽洋的實力更藏在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中。航空航天領域對零部件精度的極致要求,催生了譽洋定制化的高精度打磨方案,特殊刀具與工藝確保零件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;家具制造企業的產品多樣化需求,則推動其開發出靈活多變的設備,快速適配不同款式的生產任務。從前期調研、方案設計到安裝調試、遠程運維,譽洋的服務團隊總能給出精準響應,歐洲客戶的故障響應時間已縮短至 4 小時以內。
當智能化轉型成為制造業的必答題,大連譽洋用十余年深耕證明:真正的實力,是既能解決當下的生產痛點,又能引領行業的未來方向。從打破壟斷到制定標準,從服務國內到賦能全球,這些奔跑在制造一線的智能打磨機器人,正在書寫中國智造的硬核故事。